益和醫保基金安全。國家醫保局此次製定發布《操作指引》,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在落實短缺易短缺藥品直接掛網政策的基礎上,指導各地分類優(you) 化掛網服務,以事前的價(jia) 格信息披露、事中的價(jia) 格分析比較以及事後的價(jia) 格監測處置為(wei) 抓手,加強價(jia) 格風險防範。
二、加強短缺藥品價(jia) 格風險管理的主要思路
《操作指引》共分為(wei) 總則、價(jia) 格風險防範、價(jia) 格風險發現、價(jia) 格風險應對、優(you) 化服務管理、附則六部分共31條。主要思路可以概括為(wei) 以下四個(ge) 方麵:
一是明確適用範圍,強調保供優(you) 先。短缺藥品價(jia) 格風險管理嚴(yan) 格對照“兩(liang) 個(ge) 清單”以及聯動機製牽頭部門要求應急處理的具體(ti) 品種,堅持將“保供”放在優(you) 先位置,不進行妨礙保供機製正常運行的行政幹預,不自行擴大或縮小掛網政策支持範圍。
二是堅持市場定價(jia) ,優(you) 化直接掛網。短缺易短缺藥品價(jia) 格堅持市場決(jue) 定。企業(ye) 作為(wei) 藥品價(jia) 格的第一責任人,可以根據成本變化等合理因素自主調節價(jia) 格;各地在對照《操作指引》,降低價(jia) 格風險的基礎上,再由醫藥集中采購機構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要求直接掛網。
三是預防處置結合,分類管理風險。堅持公平合理、透明均衡的價(jia) 格導向,在受理掛網時加強信息披露,研判潛在價(jia) 格風險,采取差異化的直接掛網措施;在完成掛網後持續加強監測評估,必要時采取函詢約談、信用評價(jia) 等措施處置價(jia) 格風險。
四是壓實首漲負責,加強協同聯動。首個(ge) 受理漲價(jia) 掛網的省份(下稱首漲省)牽頭承擔資料複核、價(jia) 格和成本調查、督促整改等責任,主動向其他省份共享掛網信息和風險處置結果等情況。漲價(jia) 品種的產(chan) 地省,以及采購金額排名靠前的省份積極配合首漲省開展工作。其他省份跟進受理漲價(jia) 掛網時,充分參考首漲省提供的情況,加強協同聯動。
三、短缺藥品申報掛網的主要政策變化
《操作指引》發布後,短缺易短缺藥品價(jia) 格仍由企業(ye) 自主定價(jia) ,實行市場調節。當企業(ye) 準備按新價(jia) 格申請在各省醫藥集中采購平台掛網的,要對照《操作指引》,做好價(jia) 格信息披露和價(jia) 格風險自查自糾等準備工作;各地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信任、照單全收,而是對照《操作指引》,評估新價(jia) 格的風險,分類提供掛網服務。
企業(ye) 方麵重點是通過價(jia) 格信息披露來排除價(jia) 格風險。具體(ti) 來說,就是要向首漲省醫保部門說明情況,比如新價(jia) 格是怎麽(me) 定出來的,新價(jia) 格與(yu) 既往比、與(yu) 周邊比是怎麽(me) 變化的,把新價(jia) 格打開來看一看,漲價(jia) 的幅度與(yu) 漲價(jia) 的理由是不是匹配,漲價(jia) 增加的收益是不是用在保質量、穩供應等正當用途上。
醫保部門提供差異化的掛網服務,漲幅小、風險低的國家清單內(nei) 品種采取直通型掛網,接受企業(ye) 自主確定的新價(jia) 格;漲幅大、風險高,且國內(nei) 有同用途藥品的采取遞補型掛網,接受企業(ye) 自主確定的新價(jia) 格,同時向采購單位亮黃燈或者亮紅燈,警示價(jia) 格風險;漲幅大、風險高,且國內(nei) 沒有同用途藥品的采取附條件掛網,要求企業(ye) 對公平定價(jia) 、誠信經營,以及失信責任等作出書(shu) 麵承諾,在此基礎上接受企業(ye) 自主確定的新價(jia) 格,督促企業(ye) 落實承諾事項。
四、短缺藥品掛網服務的優(you) 化調整
第一,建立提前溝通機製。企業(ye) 認為(wei) 短缺易短缺藥品可能難以保障供應,無法逆轉或緩解,確有必要申報直接掛網的,原則上在正式申報前一個(ge) 月與(yu) 省級醫藥集中采購機構溝通交流。
第二,積極響應掛網需求。省級醫藥集中采購機構收到企業(ye) 提前溝通或申報直接掛網需求後,應積極響應,強化經辦內(nei) 控,不得以本地掛網規則為(wei) 由推諉拒絕,主動交流掛網要求,及時規範辦理申報。
第三,優(you) 化醫保平台功能。省級醫藥集中采購機構將監測規則直接嵌入醫保信息平台中,對於(yu) 低風險的漲價(jia) 情形,企業(ye) 可以直接登錄平台完成掛網操作。短缺藥品直接掛網後,醫保信息平台及時更新掛網信息和分類標識、全國共享。
第四,實行跨省聯動掛網。對於(yu) 國家“兩(liang) 個(ge) 清單”內(nei) 藥品,企業(ye) 向首漲省之外的其他省份申報掛網,申報價(jia) 格不高於(yu) 首漲省的,當地醫藥集中采購機構可開辟綠色通道直接掛網。涉及“遞補型掛網”“附條件掛網”的,就低參考首漲省辦理結果處理。
五、評估《操作指引》對醫藥行業(ye) 的影響
《操作指引》的適用範圍主要是國家和省級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hui) 商聯動機製各成員單位聯合印發的《短缺藥品清單》《臨(lin) 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下稱“兩(liang) 個(ge) 清單”)內(nei) 藥品。目前,國家“兩(liang) 個(ge) 清單”的納入藥品共57種,省級“兩(liang) 個(ge) 清單”增補藥品據不完全統計一般不超過20個(ge) ,在已上市藥品中的占比非常有限。因此,雖然《操作指引》對於(yu) 短缺藥品公平定價(jia) 、誠信定價(jia) 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從(cong) 涉及麵來看,對整個(ge) 醫藥行業(ye) 的影響很小。
此外,《操作指引》沒有改變短缺藥品自主定價(jia) 、直接掛網的基本政策,對於(yu) 潛在一定風險的高價(jia) 也可以接受掛網,主要從(cong) 事前的價(jia) 格信息披露、事中的價(jia) 格分析比較以及事後的價(jia) 格監測處置提出規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範和救濟措施加強風險管理,是一種“防小人不防君子”的製度設計,不影響企業(ye) 誠信經營、公平定價(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