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2024年7月22日,根據國家醫保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化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試點方案》文件精神,國家醫保局製定《護理類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2024年10月12日,為(wei)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優(you) 化護理服務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價(jia) 格調節作用,支持護理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元化護理服務需求,國家醫保局印發了《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guan) 於(yu) 優(you) 化調整護理價(jia) 格政策?促進護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年11月29日,為(wei) 強化醫保基金運行管理和風險防控意識,加強醫療服務價(jia) 格宏觀調控力度,國家醫保局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4年醫療服務價(jia) 格調整工作的函》,指導各地落實護理專(zhuan) 項價(jia) 格調整及年度價(jia) 格調整工作。根據上述文件精神,我局按相關(guan) 工作程序,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整合護理類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的通知》。
二、主要內(nei) 容
(一)規範價(jia) 格項目,製定價(jia) 格基準,明確醫保支付政策。規範新增22項護理類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廢止已整合的“壓瘡護理”“床上洗發”等20項現行護理類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修訂“導尿”項目。規範後的22項護理類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實行通用型項目管理,製定全省統一價(jia) 格基準,各地圍繞價(jia) 格基準上浮不超過10%、下浮不超過20%製定政府指導價(jia) 。其中,在長部省屬醫院可按價(jia) 格基準上浮10%;縣域內(nei) 醫療機構原則上按價(jia) 格基準下浮20%;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可按價(jia) 格基準下浮15%,統一管理。醫保支付政策按照新規定執行,規範新增的22個(ge) 護理項目,除“免陪照護服務”外全部納入醫保報銷,其中20個(ge) 護理項目為(wei) 全額報銷。
(二)規範計價(jia) 說明和使用說明。明確同一日內(nei) 隻可就高收取一種分級護理。明確壓瘡風險評估、跌倒/墜床風險評估、靜脈血栓風險評估、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疼痛綜合評定、營養(yang) 風險篩查、嗆咳風險評估等相關(guan) 護理評估,已納入價(jia) 格構成,不作為(wei) 臨(lin) 床量表額外計費。明確專(zhuan) 科護理、分級護理、專(zhuan) 項護理不得同時收費的情形。規定“免陪照護服務”指在特級護理、I級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同時開展免陪照護服務的,可在特級護理、I級護理收費的同時,加收該項目收費;免陪照護患者家庭根據自身需要自行雇傭(yong) 護理員,通過市場化解決(jue) ,不屬於(yu) 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管理範疇。規定按日收取的各項護理費用,按計入不計出的辦法收費,即入院當天按一天計算收費,出院當天不計算收費。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不單設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按照“上門服務費+護理項目價(jia) 格”的方式計費。明確未包含在價(jia) 格構成中的藥物、特殊消耗材料及特殊儀(yi) 器屬於(yu) 除外內(nei) 容可以計費。
三、工作要求
護理服務類項目價(jia) 格變化對醫療費用和基金支出影響大,各市州醫療保障局要結合2024年醫療服務價(jia) 格動態調整評估結果,科學研判護理服務價(jia) 格調整可行性。2024年12月底,存在職工醫保基金累計結餘(yu) 可支付月份低於(yu) 6個(ge) 月、居民醫保基金累計結餘(yu) 可支付月份低於(yu) 3個(ge) 月、單項醫保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等漲價(jia) 剛性熔斷情況的統籌地區,本年度暫不上調護理服務價(jia) 格,待醫保基金風險等級降低或當期收不抵支問題解決(jue) 後,在今後調價(jia) 年度中按醫療服務價(jia) 格動態調整機製妥善安排調價(jia) 工作。各市州醫療保障局要紮實推進醫療服務價(jia) 格規範治理工作,騰出費用空間的50%用於(yu) 護理服務價(jia) 格調整,在製定護理項目價(jia) 格時做好數據測算,確保醫保基金運行安全,加強護理服務價(jia) 格調整政策落地執行後的跟蹤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