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廠家動態
IVD四巨頭:雅培、羅氏、丹納赫和西門子大比拚,哪些共同點最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發布時間:2016/03/23 信息來源:查看

IVD四巨頭:雅培、羅氏、丹納赫和西門子大比拚,哪些共同點最值得中國企業(ye) 學習(xi)

雅培收購美艾利爾後,體(ti) 外診斷市場的競爭(zheng) 格局被改變,影響深遠。世界變幻莫測,而IVD四巨頭:ARDS,還依然穩如磐石。他們(men) 到底是怎樣的企業(ye) ,又將如何在體(ti) 外診斷的世界裏揮斥方遒呢?本文作者,深圳麥科田生物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的醫療船長,聯合來自美國波士頓谘詢公司SCHOLZ CONSULTING的合夥(huo) 人Manfred為(wei) 大家講述四巨頭們(men) 不為(wei) 人知的故事,歡迎網友們(men) 拍磚,謝謝!

IVD四巨頭ARDS,最新業(ye) 績大比拚

注:1)雅培和丹納赫的收入單位為(wei) 百萬(wan) 美金;羅氏收入單位為(wei) 百萬(wan) 瑞士克朗;西門子收入單位為(wei) 百萬(wan) 歐元。2015年的美金:瑞士克朗:歐元匯率約為(wei) 1:1:0.9,匯率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2)丹納赫的IVD業(ye) 務收入包含生命科學部分的收入。

看了這些數據對比以後,醫療船長隻想說一句:越來越喜歡羅氏了!

一、羅氏:獨孤求敗

羅氏隻有兩(liang) 塊業(ye) 務:製藥和體(ti) 外診斷。讓我們(men) 回頭看看20年前,也就是1996年,羅氏製藥的排名也不過第10名;羅氏診斷的業(ye) 務更是微不足道,在羅氏收購寶靈曼之前,隻有區區5億(yi) 美金。而20年後的2015年,羅氏製藥在醫藥行業(ye) 的排名是第3,僅(jin) 次於(yu) 諾華和輝瑞;而在體(ti) 外診斷,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我們(men) 不禁要問:羅氏診斷今天的江湖地位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醫療船長和Manfred一致認為(wei) ,羅氏診斷的成功歸結於(yu) 以下幾個(ge) 原因:

1.清晰的製藥+體(ti) 外診斷戰略

Manfred給醫療船長看了一份資料,是2004年時羅氏CEO Mr. ErichHunziker對外界描繪羅氏如何麵對21世紀的挑戰的主題演講。Hunziker清晰地指出,羅氏將走製藥+診斷的道路為(wei) 公司增值,通過生物技術的創新(含診斷),使其從(cong) 傳(chuan) 統藥商轉變為(wei) 個(ge) 性化用藥的引領者。他介紹說,公司在1990年的時候,業(ye) 務收入是97億(yi) 瑞士法郎,包含了製藥(50%),維他命和化學業(ye) 務(25%),診斷(14%)及其它(11%)。采用這個(ge) 戰略以後的2003年,業(ye) 務收入成長為(wei) 290億(yi) 瑞士法郎,而此時更加聚焦在製藥(74%)和診斷(26%)上。所有的分拆或並購都圍繞這個(ge) 戰略進行。

2.清晰的數一數二並購及重組戰略;

在診斷領域,數一數二戰略被用到極致。著名的案例是1997年收購寶靈曼——當時世界排名第2的診斷公司;在血球方麵,曾經收購法國ABX公司,該細分市場第5的公司,很快發現是個(ge) 錯誤,於(yu) 1996年果斷甩賣給日本Horiba,轉而和當時排名第二的Sysmex希斯美康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間接幫助希斯美康打敗庫爾特成為(wei) 血球市場的老大。

3.現任集團CEO來自體(ti) 外診斷業(ye) 務;

從(cong) 2008年起任集團CEODr. Severin Schwan,在成為(wei) 整個(ge) 公司的CEO之前,曾長期負責診斷業(ye) 務,還曾出任發展最快的亞(ya) 太診斷業(ye) 務的首腦。有這麽(me) 一位在IVD浸淫多年的領導者,難怪羅氏診斷的業(ye) 績可以不斷攀升。

二、雅培:精明商人

很多人說雅培不重視營業(ye) 規模,更注重維持好的利潤。是的,誰讓雅培是個(ge) 典型的美國精明商人呢?在雅培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成為(wei) 行業(ye) 第一根本就不是他的目標,為(wei) 股東(dong) 創造利潤才是不二之選。雅培的願景中,提高毛利率利潤持續增長被列為(wei) 最重要的5件事項之一,由此可見一斑。

有位雅培的老員工告訴我,在上世紀80年代艾滋病肆虐的時候,雅培較早開展艾滋疫苗及艾滋檢測的研究,這可能是雅培製藥和雅培診斷能同時並存的真實原因了。據說當時為(wei) 了拿到艾滋病人的血樣做分析和檢測,時任CEO不惜親(qin) 乘私人飛機到醫院去搶,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利潤啊!

為(wei) 了更好的盈利,雅培曾經向GE出售診斷業(ye) 務而未遂;為(wei) 了更好地逐利,雅培把藥物研究公司Abbvie獨立上市;為(wei) 了更好地賺錢,他收購了美艾利爾成為(wei) POCT霸主。雅培哪天會(hui) 把診斷業(ye) 務賣掉嗎?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哦,讓我們(men) 拭目以待。

三、丹納赫:鐵血宰相

丹納赫是公認的並購整合之王。自己從(cong) 來沒有做過任何產(chan) 品,幾乎所有業(ye) 務都通過並購獲得。印象中丹納赫一直是儀(yi) 器儀(yi) 表界的霸主,卻早在2004年通過並購丹麥雷度血氣業(ye) 務進入體(ti) 外診斷行業(ye) 。直到2011年花巨資68億(yi) 美金收購當時年銷售額約37億(yi) 美金的貝克曼庫爾特才被業(ye) 內(nei) 人士所熟悉。68億(yi) 美金的價(jia) 格並不高,充分顯示了丹納赫超高的收購談判水平。2012年,醫療船長有幸代表老東(dong) 家參與(yu) 針對IrisInternational的競購,一家做尿液分析的公司,競購方就是丹納赫。我們(men) 在投行的幫助下開始接觸這個(ge) 案子,卻在還沒有怎麽(me) 深入調查分析就傳(chuan) 出被丹納赫拿下的消息,代價(jia) 是3.4億(yi) 美金,45%的溢價(jia) 。其對標的的敏銳性就像餓狼一樣,一旦對味,則手到擒來!

然而,比收購更厲害的還是他的整合。在品牌運作上,他對被收購的公司比較溫和,維持品牌的獨立性,這點和其餘(yu) 三巨頭不一樣。但在內(nei) 部運營上的整合和管控方麵,絕對是超一流的。據說當時拿下貝克曼後,貝克曼的高管層被一鍋端,基本棄用,而輕鬆派出自己的高管團隊全麵接管運營。隨後立即啟用他們(men) 的精益管理“DBS(丹納赫業(ye) 務係統)流程,重新改造以往的業(ye) 務流程,精兵簡政,節省大筆費用,大幅提升利潤水平。貝克曼被拿下後,原來和老東(dong) 家的合作項目也隨之被終止。對方派來高管與(yu) 我們(men) 談判,和以往接觸的貝克曼國企作風的高管完全不一樣,雷厲風行,公事公辦,不講情麵。

醫療船長認為(wei) ,丹納赫的個(ge) 性就像一位鐵血宰相,用鐵腕手段推動著業(ye) 務滾滾向前,未來必將是診斷領域可以和羅氏對抗的巨型企業(ye) 。而且,他們(men) 在診斷的雄心遠不止於(yu) 此。最近他們(men) 宣布公司將進行重組,把不重要的和增長乏力的業(ye) 務如儀(yi) 器測量等,獨立成為(wei) Fortive公司。核心資產(chan) 如生命科學和診斷,將會(hui) 連同2015年花費138億(yi) 美金收購的Pall,一家做醫療設備的公司,繼續在丹納赫的旗下發展。此舉(ju) 意在告訴我們(men) ,他們(men) 將更加重視醫療板塊,尤其是有耗材的業(ye) 務如IVD

四、西門子:壯士暮年

2006-2007體(ti) 外診斷領域的明星非西門子莫屬,一度讓業(ye) 界震驚,驚呼行業(ye) 巨變。西門子第一步收購了DPC,緊接著收購了拜耳診斷。在整合的過程中,拜耳比DPC團隊強,負責人也來自拜耳,所以拜耳的人得到重用。戲劇性的是,不久又收購了德靈診斷(Dabe Behring),負責人變成德靈的人,自此拜耳的人被排擠,德靈的人上位。猶記得代表老東(dong) 家在海外招聘做檢驗的老外,很多拜耳的人前來投誠。我問他們(men) ,你們(men) 西方人也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嗎?他們(men) 說,那是肯定的,自己的人好用嘛。

收購以後的整合沒有產(chan) 生設想中的效果,實際結果是1+1+1<3了。西門子把三家公司統一在西門子品牌下,在重新注冊(ce) 方麵耗時耗力,延誤了很多新產(chan) 品的上市。在渠道整合方麵,強力選擇一個(ge) 渠道的做法也傷(shang) 害了不少忠誠的老代理商,讓不少競爭(zheng) 對手從(cong) 中獲益,收獲了大量優(you) 質代理商。

西門子集團還是太大了,典型的歐洲公司,顯得有些步履蹣跚了。2015年把醫療聽力及IT業(ye) 務賣掉,更傳(chuan) 出西門子醫療業(ye) 務獨立,不免讓人擔心他的醫療業(ye) 務的未來。畢竟,對西門子來講,醫療板塊隻占不到20%(約17%)的比例,而體(ti) 外診斷則更小(5.3%),並不是不可缺少的業(ye) 務。

五、四巨頭哪個(ge) 共同點最值得中國企業(ye) 學習(xi) ?

醫療船長和Manfred認為(wei) ,四巨頭各自有獨門絕技,他們(men) 的成功也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開放的對外合作,即使對方是競爭(zheng) 對手,隻要有互補性和商業(ye) 價(jia) 值,就會(hui) 毫不猶豫努力促成合作,這點非常值得中國企業(ye) 學習(xi) 借鑒。

羅氏和日立聯盟

比如羅氏診斷和日立在生化、免疫儀(yi) 器的合作就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中的經典。據說這個(ge) 合作始於(yu) 1978年,雙方奠定了共同開發診斷儀(yi) 器和試劑係統,比如羅氏Modular檢驗流水線、業(ye) 界最先進的電化學發光技術Elecsys等。據稱他們(men) 的合作結晶已經在世界範圍內(nei) 裝機超過55,000台。在最近的2014年,他們(men) 又重新簽署10年期的延長合作合同。他們(men) 的合作因為(wei) 太經典,在業(ye) 界影響非常深遠。以至於(yu) 在2003-2004年間,當醫療船長還在老東(dong) 家負責國際體(ti) 外診斷業(ye) 務的時候,有個(ge) 德國做試劑的小公司(年銷售額在2500萬(wan) 歐元左右,120人的規模)找上門來,給我們(men) 深入講述羅氏和日立的合作故事,並希望我們(men) 雙方也能按此合作模式進行戰略合作。很可惜,最終沒有談成。原因有很多:這家德國公司的實力肯定不能和羅氏比,而中國企業(ye) 的野心也不是日本公司能夠匹及的。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ye) 習(xi) 慣於(yu) 簽訂短期如一年期的合作合同,對於(yu) 簽署長期合作協議沒有信心。

雅培和東(dong) 芝聯盟

再比如雅培和日本東(dong) 芝的合作開發生化和免疫平台,早在1997年就達成長期合作關(guan) 係。在此之前,雅培和法國生化儀(yi) 器公司Alcyon有合作,但不成功。(注:邁瑞的BS-300的原型機就是Alcyon300)。隨之轉向東(dong) 芝,合作範圍是除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區域,東(dong) 芝的銷售權全部交給雅培。日本公司對在東(dong) 亞(ya) 圈運作充滿信心,對此圈以外的區域,樂(le) 意完全交給西方公司,這種心態也成全了雅培。

貝克曼和奧林巴斯

貝克曼的流水線的合作對象也是日本企業(ye) ;甚至在2009年收購奧林巴斯檢驗業(ye) 務的條件是關(guan) 閉自身在加州的生化研發及生產(chan) :隻要能獲取更好的資源,自廢武功都在所不惜。這種純商業(ye) 化運作的魄力中國企業(ye) 估計暫時還不具備。

拜耳診斷和日本電子(JEOL

西門子的前身拜耳診斷儀(yi) 器的合作對象還是日本企業(ye) JEOL,總體(ti) 還是很成功的,雖然和前幾位比起來差一些。

最近九強生物與(yu) 雅培及羅氏都達成合作,是個(ge) 不錯的中國公司與(yu) 西方領先企業(ye) 合作的典型案例。能夠被雅培和羅氏選中,代表了九強生物的產(chan) 品質量得到認可。但是我們(men) 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人家看上的是低端產(chan) 品的低成本製造,而不是技術上的絕對優(you) 勢;體(ti) 量相差很遠的公司更不會(hui) 因為(wei) 這類合作而達到大步邁向國際化的目標。這類型的合作對雅培和羅氏來講再普通不過了,在世界範圍內(nei) ,比如意大利的Sentinel公司,巴西的Hemogram等一眾(zhong) 小試劑公司,都在給巨頭們(men) 生產(chan) 部分試劑項目。


友情鏈接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www.komibo.com ©2017-2025 新利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