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管委會(hui) ,各市直相關(guan) 單位:
《永州市公立醫療機構低值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集中采購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執行。
永州市醫療保障局
永州市財政局
永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永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2021年8月2日
永州市公立醫療機構低值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集中采購工作實施方案
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實施18新利手机集中帶量采購的決(jue) 策部署,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擴大國家、省組織集中醫藥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改革成效,完善18新利手机價(jia) 格形成機製,統一規範全市公立醫療機構低值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以下簡稱“低值耗材”)采購行為(wei) 和交易管理,降低虛高價(jia) 格,減輕群眾(zhong) 醫藥費用負擔,根據國務院《關(guan) 於(yu) 深化醫療保障製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20〕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 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策部署,大力實施省委“三高四新”戰略,堅持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製度改革,健全醫保支付標準與(yu) 耗材集中采購價(jia) 格協同機製,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mai) 作用,著力解決(jue) 低值耗材價(jia) 格虛高問題,助推“四醫”聯動改革發展,切實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的原則,保障臨(lin) 床使用需求,降低低值耗材采購價(jia) 格,切實減輕患者負擔,確保產(chan) 品質量及供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yan) 格按照18新利手机采購相關(guan) 法律法規開展低值耗材采購工作,確保集中采購工作程序規範、公開透明、公正廉潔,采購全過程接受監督;堅持市場主導、促進競爭(zheng) 的原則,既尊重以市場為(wei) 主導的低值耗材價(jia) 格形成機製,又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堅持穩步推進的原則,正確處理集中采購相關(guan) 政策的銜接,逐步擴大帶量采購低值耗材的品種數量和範圍。
(三)工作目標
通過“限價(jia) 掛網采購、帶量采購、聯盟采購、備案采購”四種方式,進一步降低我市低值耗材價(jia) 格,減輕患者耗材費用負擔;通過減少低值耗材流通環節,降低企業(ye) 交易成本,有效預防遏製低值耗材購銷領域不正之風,改善行業(ye) 生態;通過規範低值耗材的合理使用和醫務人員醫療行為(wei) , 提高低值耗材的使用質量,切實保障好群眾(zhong) 根本利益。實現低值耗材成交價(jia) 格不高於(yu) 全省最低成交價(jia) 格,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目錄的低值耗材價(jia) 格下降15%以上,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控製在省考核指標範圍以內(nei) 。
二、主要內(nei) 容
(一)建立完善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方式
1.建設市低值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集中采購平台。建設集信息采集、分析、交易、監測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規範化的永州市低值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集中采購交易平台(以下簡稱市采購平台),待省低值18新利手机采購平台完善可以交付我市使用後,停止使用市平台遷移至省平台。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所需低值耗材均須通過市采購平台交易。建立健全低值耗材采購管理機製,確保低值耗材采購健康有序、合法合規開展;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低值耗材采購目錄,基本滿足全市醫療機構低值耗材采購需要;堅持一個(ge) 平台、上下聯動、分類采購,實行招標、采購、交易、監督一體(ti) 化管理,實現全市低值耗材采購“四統一”,即統一政策、統一平台、統一采購、統一監管。
2.實行低值耗材限價(jia) 掛網采購。建立健全全市低值耗材集中采購工作機製,按照“應進盡進、限價(jia) 掛網、陽光采購、動態調整”的原則,凡是在我市公立醫療機構銷售使用的低值耗材均須進市采購平台交易,其掛網價(jia) 格不得高於(yu) 省內(nei) 其它平台的掛網價(jia) 格(實際成交價(jia) 低於(yu) 中標(掛網)價(jia) 的為(wei) 實際成交價(jia) 格)。掛網采購產(chan) 品限價(jia) 實行動態管理,如果產(chan) 品在省內(nei) 其它平台的最新中標價(jia) 格(或最新實際交易價(jia) 格)低於(yu) 我市采購平台掛網限價(jia) ,由企業(ye) 主動申報進行調整;若企業(ye) 不申報,經核查確認後,實行降價(jia) 掛網或撤銷該產(chan) 品在我市采購平台的掛網采購資格,並記入企業(ye) 誠信不良記錄。
3.開展低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根據國家、湖南省公立醫療機構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的相關(guan) 要求,按照“招采合一、以量換價(jia) 、量價(jia) 掛鉤、逐步開展”的原則,以2020年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的低值耗材采購使用量為(wei) 基礎,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從(cong) 我市低值耗材集中限價(jia) 采購目錄中遴選臨(lin) 床使用量大、采購總金額靠前、競爭(zheng) 比較充分的部分產(chan) 品,組織開展帶量采購,以進一步降低低值耗材采購價(jia) 格,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減少醫保基金支出,在取得經驗基礎上,逐步擴大低值耗材帶量采購範圍。公立醫療機構要暢通中選產(chan) 品進院渠道,完成年度約定采購量,加強低值耗材使用監管,規範醫療行為(wei) ,科學合理使用低值耗材。
4.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聯合采購。在集中限價(jia) 采購產(chan) 品目錄中,支持各公立醫療機構跨縣區、跨醫院自行組織對未開展帶量采購的產(chan) 品開展集中帶量采購或聯盟采購,產(chan) 品銷售價(jia) 格可執行市采購平台掛網限價(jia) 采購價(jia) 格。以後,若公立醫療機構自行開展集中帶量采購或聯盟采購產(chan) 品納入到全市組織的帶量采購目錄,則按市組織帶量采購的新中選價(jia) 格執行。
5.建立完善低值耗材備案采購製度。為(wei) 解決(jue) 公立醫療機構因搶救病人等情況應急使用,以及鼓勵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促使新技術、新產(chan) 品能盡早應用於(yu) 臨(lin) 床,對新上市的低值耗材和不在集中采購目錄中、確需應急使用的未掛網低值耗材,按照“臨(lin) 床必需、總量控製、網上采購、部門監管”原則,根據臨(lin) 床實際需要,由公立醫療機構申報,市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招標采購管理辦公室審核備案後,納入備案采購目錄,在市采購平台上采購。公立醫療機構備案采購低值耗材金額不得超過本年度低值耗材采購總金額的5%。
(二)製定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配套措施
1.建立帶量采購基金預付製度。根據帶量采購低值耗材的中選價(jia) 格、約定采購品種及采購數量,進行測算帶量低值耗材采購金額。醫療保障部門在醫保基金預算中明確帶量采購低值耗材專(zhuan) 項采購預算,在簽訂購銷合同後30日內(nei) ,按照采購合同總金額的50%提前預付給參與(yu) 醫療機構,預付資金用作醫療機構向企業(ye) 支付低值耗材采購款的周轉金,專(zhuan) 款專(zhuan) 用,以確保低值耗材采購及時回款,減輕企業(ye) 資金回收壓力,降低企業(ye) 交易成本。醫療機構應當在購銷合同期結束後3個(ge) 月內(nei) 配合醫保經辦機構完成醫保預付基金的結算、清算。為(wei) 確保中選產(chan) 品回款及時、高效,提高結算效率,縮短結算周期,最大限度控製醫保基金支付風險,有效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要積極探索建立醫療保障部門與(yu) 低值耗材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配送企業(ye) )基金預付或直接結算製度。
2.推動醫保支付政策改革。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yu) 醫療機構間“總額控製、結餘(yu) 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製,推動醫療機構使用價(jia) 格適宜的產(chan) 品。醫療機構規範使用帶量采購中選低值耗材且完成年度約定采購量的,因此而減少的醫保基金支出部分,不作為(wei) 下一年度醫療機構醫保總額管理指標核減的依據。
充分發揮醫保基金的杠杆作用,建立完善單獨向患者收費的低值耗材醫保支付標準動態調整機製,引導醫療機構和患者合理使用帶量采購中選產(chan) 品。對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低值耗材,以帶量采購中選產(chan) 品價(jia) 格作為(wei) 醫保支付標準進行結算,患者使用高於(yu) 支付標準的未中選產(chan) 品,超出支付標準部分由患者自負;低於(yu) 支付標準的,按實際價(jia) 格支付。如患者使用的未中選產(chan) 品與(yu) 支付標準價(jia) 格差異較大,可漸進式降低醫保支付標準,在規定時間內(nei) 逐步調整到位。
3.建立帶量采購結餘(yu) 留用機製。在對公立醫療機構的總額預算或總額控製指標內(nei) ,在采購周期內(nei) 對納入醫保目錄內(nei) 帶量采購低值耗材,按年度實施醫保資金預算管理。加強對各醫療機構執行低值耗材帶量采購工作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提出結餘(yu) 留用實施辦法,對於(yu) 完成約定采購量且考核合格的協議醫療機構,將單獨向患者收費的帶量采購低值耗材按不高於(yu) 結餘(yu) 測算基數50%的比例留用醫保資金,主要用於(yu) 醫療機構相關(guan) 人員績效,激勵其合理、優(you) 先使用帶量采購低值耗材中選產(chan) 品。
4.建立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動態調整機製。在低值耗材限價(jia) 采購和帶量采購降低價(jia) 格騰出空間的基礎上,按照“總量控製、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綜合考慮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成本要素,結合全市社會(hui) 經濟發展水平,優(you) 化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結構,進一步理順內(nei) 部比價(jia) 關(guan) 係,科學合理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重點是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類項目價(jia) 格,提高診療、手術、康複、護理、中醫等體(ti) 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jia) 值的醫療服務價(jia) 格,支持兒(er) 科等弱勢學科發展,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有效控製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5.建立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製度。建立權責對等、協調聯動的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製度和失信懲戒製度,完善守信承諾、信用評級、分級處置、信用修複體(ti) 係和市場準入退出機製、失信行為(wei) 有獎舉(ju) 報製度。發揮市場主體(ti) 、輿論媒體(ti) 在市場交易、社會(hui) 監督等方麵對失信行為(wei) 的約束作用,促進各方誠實守信,共同營造公平規範、風清氣正的流通秩序和交易環境。對誠實守信者實行優(you) 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支持激勵政策;對集中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商業(ye) 賄賂、欺詐騙保、價(jia) 格壟斷、不正當競爭(zheng) 等行業(ye) 不正之風和違法違規行為(wei) ,監管部門依工作職責將其納入責任主體(ti) 的不良信用記錄,進行嚴(yan) 厲打擊和依法查處。
(三)加強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監督管理
1.加強集中采購過程監督。紀檢監察及相關(guan) 職能部門要加強對低值耗材集中采購過程的全程監督,市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招標采購管理辦公室及時將帶量采購的相關(guan) 文件、通知、評選結果、采購情況等可以向社會(hui) 公開的信息通過市采購平台及時發布,接受社會(hui) 公眾(zhong) 和媒體(ti) 的監督,形成信息透明、公平公正、社會(hui) 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2.嚴(yan) 格質量管理和價(jia) 格監測。強化低值耗材質量監管,建立完善低值耗材信息追溯體(ti) 係,形成全品種、全過程、全鏈條完整的追溯與(yu) 監管,確保生產(chan) 企業(ye) 足量供應采購需求,確保所生產(chan) 供應的產(chan) 品質量合格,配送企業(ye) 對生產(chan) 企業(ye) 和醫療機構負責,要切實加強對產(chan) 品進貨、驗收、貯存、出庫、運輸等環節的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網上訂單需求按合同或協議配送,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按時按量或停止配送。強化低值耗材價(jia) 格行為(wei) 監管,建立健全低值耗材價(jia) 格信息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製度。加強對市場競爭(zheng) 不充分的低值耗材的價(jia) 格監管,對價(jia) 格變動頻繁、變動幅度較大的,適時開展專(zhuan) 項調查,對價(jia) 格壟斷、欺詐、串通等違法行為(wei) 依法予以查處。嚴(yan) 格控製低值耗材購銷渠道,嚴(yan) 格票據管理,減少流通環節,淨化流通環境,規範流通秩序,對供應商未按照規定要求履約,造成嚴(yan) 重事件和不良社會(hui) 影響的,列入不良誠信記錄名單。
3.壓實公立醫療機構主體(ti) 責任。強化公立醫療機構對18新利手机采購使用的主體(ti) 責任,堅決(jue) 杜絕18新利手机購用不正當行為(wei) ,禁止標外采購、違價(jia) 采購、非規定渠道采購和網下交易,保證18新利手机采購的公開透明。建立公立醫院使用18新利手机情況年度考核製度和年終醫保基金結算掛鉤製度,將低值耗材采購、使用、貨款結算等政策執行情況,納入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分級管理等級評定、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等考核範圍。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wei) ,對優(you) 先使用並按時完成帶量采購產(chan) 品約定采購量的醫療機構,在年度考核和醫保基金結餘(yu) 留用等方麵予以傾(qing) 斜;對不按規定采購、使用低值耗材的公立醫療機構,視情節采取約談、通報批評、限期整改、考核和評價(jia) 不合格等措施作出相應處理。
4.落實相關(guan) 部門職責。醫保部門負責製定全市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政策並監督實施,製定醫保支付政策;規範帶量采購低值耗材貨款結算行為(wei) ,督促縮短結算周期;監督生產(chan) 和配送經營企業(ye) 按照集中采購政策和合同供應、配送低值耗材產(chan) 品。財政部門負責指導醫療機構債(zhai) 務清算和化解工作,監督醫保基金使用,保障市采購平台建設、維護經費和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必要的工作經費。衛健部門負責監測低值18新利手机供應短缺信息並提出處理意見,監督醫療機構執行集中或帶量采購、履行采購合同、及時支付貨款等,並納入相關(guan) 考核或評定。規範醫療服務行為(wei) ,建立合理使用低值耗材管理規範。市場監督部門負責對醫療機構、低值18新利手机生產(chan) 、經營企業(ye) 價(jia) 格和履行合同違法違規的行為(wei) 進行監管,對集中采購低值耗材的質量進行監管,對違法違規企業(ye) 和產(chan) 品依法查處。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與(yu)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銜接,提供采購政策谘詢、公告發布、專(zhuan) 家抽取、標室預約、進場議價(jia) 評審音視頻留存等18新利手机和檢驗試劑集中采購服務工作。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管理。組建市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招標采購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市醫保局,負責落實市低值18新利手机集中采購政策和措施,協調並督促各相關(guan) 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低值耗材集中采購相關(guan) 工作。各縣市區(管理區)醫保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本轄區內(nei) 的醫療機構進行具體(ti) 實施和日常監督管理。
(二)加強部門聯動。各相關(guan) 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聯動,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工作任務,壓實主體(ti) 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醫療體(ti) 製改革和低值耗材集中采購,加強醫德醫風、醫療、醫保、醫藥“四醫聯動”,進一步完善和優(you) 化公立醫療機構補償(chang) 渠道和方式,規範醫療服務行為(wei) ,切實緩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三)加強輿論宣傳(chuan) 。要加強政策引領,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切實做好政策宣傳(chuan) 和政策解讀工作,積極主動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做好相關(guan) 利益群體(ti) 的宣傳(chuan) 教育,合理引導改革預期,提升低值耗材生產(chan) 商(供應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廣大群眾(zhong) 的參與(yu) 度和支持度。要製定輿論風險評估與(yu) 管控方案,密切監測運行中出現的輿論風險,做好輿情分析,製定應急處置預案,妥善應對處理各類突發事件。